期末季的紧张氛围中,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团总支学生会以一场「墨染时光,信笺藏情」明信片绘画活动,为学子们打造了一方治愈系艺术天地。6月4日,明德楼105教室变身灵感工坊,同学们在丙烯颜料与纸张的碰撞中,将备考压力转化为创作能量,以色彩为笔,书写青春的浪漫注脚。
当丙烯酸树脂在纸面凝结成透明铠甲,色彩便获得了永恒的生命力——这场活动不仅是艺术创作,更是一场隐形的「材料学实践课」。同学们手持画笔,以明信片为画布,在方寸之间展开天马行空的想象:有人用克莱因蓝勾勒浩瀚星河,有人以莫兰迪色系晕染江南烟雨,有人将电路板纹路融入抽象线条……每一笔都见证着理性思维与感性表达的奇妙共振。
当一张张明信片化作「惊喜盲盒」集体亮相,整个空间瞬间被艺术气场点燃。有人用波普艺术解构校园地标,有人以水墨丹青致敬传统文化,更有同学将专业符号转化为视觉密码——这些作品既是自我表达的宣言,也是跨学科思维的具象化呈现。幸运抽奖环节更是将气氛推向高潮,中奖者的雀跃欢呼与围观者的掌声共鸣,编织成一首青春的欢乐颂。
这场活动更像一次“心灵SPA”:当同学们为配色反复调试,为构图精雕细琢时,时间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。在快节奏的校园生活中,这种沉浸式创作带来的不仅是绘画技巧的提升,更是对“专注力”的重新定义。正如参与者小李所言:“当笔尖与纸张摩擦的沙沙声成为背景音,我忽然找到了对抗焦虑的解药。”
活动还特别设置了幸运抽奖环节:前20位完成作品展示的同学,可解锁专属抽奖机会。当笔尖落下最后一道色彩,笑容也在眉眼间绽放成彩虹:中奖同学拿到奖品时的惊喜惊呼,与未中奖者的善意掌声交织,让这场艺术之旅不仅有创作的温暖,更有分享的快乐。
从电路板到调色盘,从代码世界到艺术天地,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学子们用这场跨界实验证明:理工科的理性思维与艺术的感性表达从不是对立面,而是可以相互赋能的“双螺旋”。愿这份对美的感知力与创造力,如同永不熄灭的星火,照亮同学们未来的探索之路,在人生的画布上绘就更多绚烂篇章。